在閱讀本篇文章之前,黑犬犬想問你3個簡單問題:

1. 你是不是永遠都是想的多比做的還要多

2.你是不是每件事情都希望可以做到最好

3.時常陷入每天窮忙的生活方式

 

如果三項你都回答「是」,沒關係先不用緊張,不是只有你一個人有同樣的狀況~

現代生活每個人的腳步越來越緊湊,不斷地與時間奔跑,

最後回過頭來卻發現,自己好像還在原地跑步。

年底時總會思考明年的自己可以完成某些事項、實踐夢想的一小部分。

比如瘦身5公斤、參加讀書會、閱讀30本書籍....等等,在清單上列了5~10項甚至更多,

一年過去了清單上的事項卻又變成隔年的目標。

 

我們先來檢視清單上陳列的事項是不是太好高騖遠,一開始就直接訂立了難以達成的目標,

或者是太多想要做的事情,把清單填好填滿,反而不知道從何做起,卻又每個都想要完成。

如果你的狀況比較偏向前者,先試著拆分自己的目標,將大目標分化成-小目標,

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偏向後者,因為太多事情容易造成分心,而當事情同時都要一起做的時候,

每件事可能只能做到30分、50分。

再來,討論你已經擁有了什麼,並如何將它發揮淋漓盡致,在過程中需要放掉一些東西。

S__31162626.jpg

今天要分享的這本書,我個人相當有感觸,

一次做好一件事情,將其發揮最大功效。

『當你停止試圖做那麼多,能完成的其實更多』

每一件事情都會分散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力,

最後就會像無頭蒼蠅一般,一件事情也無法效率的完成,甚至成品也不如預期。

所以作者建議在對的時間點做對的事,而非總想要去做每件事。

 

・掉入拖延的陷阱

你是不是明知道自己還有堆積如山的待辦事項,

卻不斷地為自己找了各式各樣的藉口,事情如同減肥一樣都有無止境的明天,

其實這些辯解的理由出發點都來自於恐懼。

恐懼給我們帶來各種理由說服自己:「我想~但是~」,也正是跨不出舒適圈的主因。

 

・把你的恐懼當作成長的訊號,而不是想逃避的難關

書中作者教導我們轉換對恐懼的心態,每當遇到恐懼浮現當下的反應是逃離、躲避,

很少人願意正視恐懼的來源,如果知道恐懼的來源並釐清為什麼恐懼,

你會發現其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困難,進而慢慢接受恐懼,過程中一定需要很大的勇氣去克服,

沒關係,慢慢地調適轉換心態,相信你可以的!

『勇於冒險或許會一時失足,但卻步不前則會失去自我』_齊克果

 

・靜下心思考自己究竟想要什麼?

一旦開始追尋自己的夢想,對外在認同的需求就會消失了。

大部分的人從小就背負了父母的期待、活在世俗的眼光之下,

選擇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沒興趣的科系、和一個沒那麼喜歡的對相結婚,

背後的原因你是不是有去思考過呢?那些選擇真的是你要的嗎?

為什麼不選擇熱愛的事物,為什麼只是安於現狀而不願突破?

看著別人追隨著自己的夢想、喜愛的人事物,而欣羨不已。

而自己被恐懼束縛,可能幾年後感到後悔當初怎麼沒選擇去勇敢嘗試呢?

以我自己為例,我從幾年前就知道自己很喜歡跳舞,連在洗澡的時候聽到音樂也會自然跟著舞動,

而且非常享受其中,也是唯一一件事情可以讓我排除一切雜念,全心投入的的一件事情。

若這不是熱愛的事情,那又會是什麼呢?

 

可是因為現實層面、家人的期望、父母的擔憂,便限制了自己,

開始說服自己這終究只會是興趣,無法溫飽自己,甚至考慮可能會受年齡限制。

當這些恐懼存在的時候,我們錯過了多少的機會?

沒有嘗試過,就只因為他人的言語、世俗的認知所設下的種種圈套而裹足不前,

只是花了大把光陰在做自己沒有那麼喜歡的事情,擱置了自己真正喜愛、熱愛的事情。


反觀身邊的幾個朋友,因熱愛唱歌所以參加了大大小小的歌唱比賽、試鏡,

即使歷經多次失敗還是沒有放棄她的夢想;另外一個朋友則是熱愛爵士鼓,

曾經他身邊最親近的人跟他說:你應該要有一份正職工作,爵士鼓充其量不過是個興趣。

但他還是沒有放棄他的夢想、他的熱愛。

就這樣碰撞了2~3年,途中做過科技廠的工作、咖啡廳的工作,

最後果斷離開那些世俗認知的「正職工作」專職教爵士鼓,延伸出的寫譜技能也開拓了他的副業。

他在年輕的時候把握住了自己喜歡的事物,少了那些蹉跎掉的時間,

讓他只專注在自己喜好的事物上面,他認為那是他幸運。

但我認為,不單只是幸運更重要的是願意相信自己熱愛的事。

相信自己可以去嘗試並專注地持續前進,沒有被身邊、世俗的框架所受限。

你說他自由接案無法溫飽嗎?不,比起同年層待在辦公室的薪水更好、還更自由。

重點是他是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同時也有收入。

假如現在的你也有同樣想做的事情,可是因為恐懼讓你無法跨出那一步,

何不先問問自己:「如果現在跨出那一步,對自己有什麼樣的影響呢?最壞的影響又是什麼呢?」

自己熱愛的事情,要做到100分是很容易的;不熱愛的事情70分可能還有點難度

到這邊可能會有朋友疑問:

可是我的人生很平淡,也沒有特別興趣、熱愛的事情,我該怎麼做?

不要想得這麼複雜,其實很簡單,只要任何你有感到一點興趣的事物就去嘗試看看吧!

 

・要記得自己是誰,忘掉別人說你是怎樣的人
跳脫他人給你的定位,從現在開始做關於生活及先後順序的審慎與抉擇,

只要專注於接下來需要做些什麼就好,而這會令人從壞想法裡解脫出來。

愈能認清自己的幸福、喜悅和人生意義的來源。

 

此外,無論做什麼你都需要知道自己的極限,否則可能爬得高也跌得重。

 

4757316_s.jpg

・少即是多的生活方式

很多人都認為少即是多,是在大掃除清理的時候,捨棄掉雜物才會看到的方式。

在我們的目標、待辦事項上也是同樣的道理,

少即是多的生活,也就是減法法則,

丟掉那些對你沒有那麼重要的事物,讓生活簡單化負擔也會少一點。

在於目標上面也是同樣道理,設定的數量可以少一些但意義多一些,

專注在自己的進度,而不是和他人做比較,細細感受生活所帶來的點滴,

感謝生命中擁有的一切。

 

這也就是為什麼大家都提倡「冥想」,冥想可以幫助我們屏除一切雜音,

聆聽最真實的聲音,也可以去慢跑、游泳等運動使心靈沈澱,進而讓擔憂、雜念暫時放下。

在做這些練習的時候,我們可以先訂立一個心中最想成為的那樣人的特質,表現出自己已經成為了那個人,

假想自己就是個演員,可以幫助你接近你想要的那樣子。
 

你無法控制每一件事,但你能選擇哪件事對自己才重要

今天必須完成重要的事情是什麼?我能採取或停止哪些行動,讓我有更多時間和空間去做這件事情呢?

每天都有辦不完的待辦事項,那就找出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以及兩件次重要的事。

 

・改善拖延的方式,就是幫自己打造一個對的環境。

假設你擔心運動不足,但又安排不出其他時間,那就提早一到兩個小時起床,

早晨運動可以幫助醒腦,讓整天更加有活力。

如果你總是起不來或是被惰性綁架的話,

那麼前一天可以先準備好隔天早上要做的運動前需要的事物,像是運動服、運動器材。

若你和我一樣習慣在家裡運動,先準備好隔天的運動影片,

只要打開電腦或是手機,直接連結畫面開始運動。

 

時間是最有價值的東西,可是我們依然經常不假思索地浪費了時間。

因此給自己機會和空間,自問什麼才是至關緊要,有哪些事和哪些人很重要。

我們就該把焦點放在這些地方,投資時間去處理。

作者提到當時間投資者而非管理者,時間我們可以排定但事實上無法管理,

時間一點一滴地流逝,再無懈可擊的管理計畫,也趕不上變化。

不如我們轉個想法是投資時間,讓投資的時間帶來給我們更多的複利效果。

上天對每個人都很公平,一天都是24小時,端看你怎麼使用。

 

如果你繼續做一直以來想做的事,越能得到一直以來想得到的結果。

別害怕嘗試、別害怕失敗。如果不去嘗試,永遠不知道是否可行。

失敗是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養分,回過頭來你會感謝曾擁抱過失敗挫折的自己。

 

___

這本書帶我很多的啟發以及省思,思考了從以前到現在的方式,多了一些方法改善自己的窮忙,

釐清時間都花去哪裡,正視自己真正熱愛的事物。

與這本書的緣份是某天在圖書館,它的標題非常吸引我,沒有看過任何書評介紹,

而是當下我覺得應該很適合我,就借回來看看吧!

因為現在市面上有太多太多的書籍,大部分的人都會看博X來、X品的介紹,

或是喜歡的作者、名人推薦的書籍,才去找書來看。

不過我想跟你分享的是,在圖書館與書相遇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情~

那樣的驚奇感是多截然不同。

 

謝謝你耐心看完這篇文章

希望這篇文章或多或少對你有幫助~

 

非常歡迎留言跟我分享你的想法

有任何問題都歡迎留言給我 ぶちゅー

如果你覺得這篇對你有幫助,也歡迎告訴我唷~

你的互動是我持續分享的動力

------------------------------

 

聯絡方式

e-mail:wl02000143@yahoo.co.jp

如果我有看到我會立刻回信~~~

FB:黑犬星球

 

下次見拉

arrow
arrow

    黑犬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